观人观己观自在

时间:2024-01-18 17:08:32
观人观己观自在

观人观己观自在

观人观己观自在,待人接物,不要有主观偏见,你心中的别人就是对方镜中的自己,同样,别人心中的你也是镜中的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观人观己观自在

  观人观己观自在1

净空法师---观达自在,这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入这个境界才称为观自在菩萨。又观机往救,这就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众生有感,菩萨就来应。

下面介绍,「观世音菩萨,又名观自在菩萨。浅说,则观世人称念彼菩萨之名而垂救度,故名观世音」。

观世音这个名号着重在教化众生,观自在这个名号着重在自己修行,着重在自利,观世音着重在利他,

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自利利他都功德圆满。底下一句说,「遍观法界众生随其机缘,而自在拔苦与乐,故名观自在」。

这是菩萨的德号,教育,重要的教育,我们从经典里面深深的体会到、深深的认识到,世出世间还有比这个教育更重要的`吗?找

不到!佛是我们的老师,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菩萨是跟佛学,没毕业,但是他的年级比我们高。等觉菩萨是最高的,

我们现在初学才一年级,他是五十一年级,比我高太多,但是他还是我们学长,他没毕业,他毕业就成佛了。

所以我们跟菩萨的关系要搞清楚,跟阿罗汉的关系要搞清楚,都是同学,先后同学,年级比我们高一些。

「进言之,如法藏之《心经略疏》曰:于事理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立此名(观自在)。又观机往救,

自在无失,故以为名(观世音)。前释就智,后释就悲」。这是《心经略疏》解释菩萨的名号。于事是事相,理是理体,

理事无碍的境界。观达自在,这就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入这个境界才称为观自在菩萨。又观机往救,这就是跟众生感应道交,

众生有感,菩萨就来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只要真诚心去感,菩萨肯定有应。关键就是真心,真心就是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没有杂念

。当然人遇到大灾难的时候,肯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不善业感召。不善业有过去造的,有现前造的,过去、现前都可以忏悔。

如果没有忏悔,求观音菩萨来救你,观音菩萨没有法子来;你真正忏悔,后不再造,有求必应,这个道理一定要明白。过去造的罪业忏悔,

感应特别明显,现前所造重大的罪业,真正忏悔也行,这个自古至今都有这个例子,所以菩萨真正慈悲。我们中国谚语所谓的浪子回头金不换,

再恶的事情,五逆十恶,就怕你不肯回头,回头是岸,回头就有救。

  观人观己观自在2

一、观事自在。

好事、坏事,都能自在;大事、小事,都能自在;难事、易事,都能自在。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尤其人事,

无理的、冤屈的、难堪的,当遭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都能自在吗?假如你对任何事情都能举重若轻,迎刃而解,

不逃避现实,凡事都能勇敢面对,处理时更能得心应手,那你就会自在了。

二、观人自在。

好人、坏人,君子、小人,能人、愚人,善人、恶人,和一切人相遇,甚至相处的时候,你能自在吗?所谓自在,

也不是要你天天跟坏人打交道,和恶人混在一起;重要的是你能认识善恶,知道好坏。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性不同,千奇百怪,你在芸芸众生中,都能与人为善,不受伤害,不就可以自在了吗?

三、观处自在。

吾人住的地方有大小,华屋、斗室,大厦、陋巷。有的地方是正人君子聚会之所,有一些是鸡鸣狗盗之辈杂处之地。

你处身其中,都能自在吗?平时我们看别人住观光饭店、湖滨小舍,你羡慕人家可以悠游自在,但是当你住上一两个月,

你还能自在吗?佛殿、神庙、教堂,你身处其中都能自在吗?假如你都能随遇而安,不计何处,都能不露厌恶之情,

虽然你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但是一时的处境,你都能忍耐不计较,你就能自在了。

四、观声自在。

这是个有音声的.世界,大自然里充满虫鸣鸟叫,社会上到处人声鼎沸。泼妇骂街,高人论道,

你遇到这许多境界,听到这许多声音,都能自在吗?隔壁邻居是机械工厂,对面住户不时传来收音机的高分贝,

甚至有人在身边窃窃私语,你都能处之泰然吗?如果能够在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谈笑谩骂,乃至一些诋毁讽刺、奉承赞美的声音中,都能不失去自在的心情,那你不就是观自在了吗?

五、观理自在。

世间的道理,所谓天理、地理、人理、物理、事理、心理,每一个人都执著自我之理,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甚至有一些人,明明无理,他要强辩其理。有钱有势的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有理;不管有理无理,你都能心平气和吗?

有理不在声大,道理也不在他人口边,道理在自己的心中。如果你处在纷乱嘈杂的说理当中,一样能安然自在,你就最有理了。

六、观心自在。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心,心最喜欢管闲事了。你荣华富贵,我心生羡慕,但又不能拥有,就感到很不自在;你聪明伶俐,

总是受人赞美,而我不能,所以心生嫉妒,也非常不自在。我们的心每天跟随世间不断地翻滚,起心动念;我们在得失、

有无、是非、贫富之中,时而懊丧,时而快意,都非常地不自在。不能中奖,固然内心不自在;就是中了头奖,你能自在吗?所以,光是一个“观自在”,就够我们一生学习的了。

  观人观己观自在3

但很多人都会说 我现在就是不得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很无奈, 那是因为最初做选择的时候,

你就没有去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而是去听别人的。

但就是这一个环节,有的时候我们确实很无奈, 因为从小到大, 我们都要听老师的, 听父母的,

我们被动地听 ,但是没关系,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收回来就行了,我们会一步一步去做这个转化的功课,

从当下此刻开始的每一个选择中 尽量地选择自己心之所向 ,慢慢的你的人生就会发生变化

你能为自己做主的瞬间就会越来越多 ,你体验到的'自由就会越来越多, 同时呢 ,在无法改变的时候,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还是有必须要做你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 !

在那个时候你肯定觉得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念头 ,这种时候也全然地允许,就是接纳当下的那一刻的状态,

其实那个时候全然的允许,就是在允许自己的无力感,允许自己的无力感,而不是与他对抗,不去评判这个无力感 ,

是不是好的还是坏的 ,你内在的冲突自然会减少, 内在自然就轻松了。

我想到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水的时候, 他用上善来形容水 ,因为这个水啊, 他去的地方都是别人不愿意去的 ,

他是往低处走的 ,水滋养了万物而不争,水不会说:唉呀!这是我做的,你是因为我才长得更好,你是因为我而生发的,

水不会去争 ,不会去抢 ,水不争但是水却包含了一切 。

道德经里还有一句话是: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因为他没有对立面 ,这个不争不是说 :

我觉得自己很弱小,他连这个评判都没有的 ,他只是做自己的 ,他不跟任何比较 ,他不争。他就没有对立面,自然就没有了冲突。

你不争,其他的也不会与之争, 所以他整个内在都是圆融的,宽广的 ,我们总是要在自己的平安面前,爱的面前加条件 ,必须满足什么才能什么 !

从我们活着的这个角度上来说 ,我相信现在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衣食无忧的 ,但是他们会有比较,我会住豪宅 ,我要住更大的别墅 ,

他吃了那个鲍鱼龙虾 ,我也要吃更好的 ,我要去吃他们没有吃过的 ,我要吃野生动物 ,你看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比较,

人就离开了他原本最初的那个状态,就是那种最淳朴的自然状态 ,因此而陷入到斗争当中去不得安宁 。

《观人观己观自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