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

时间:2023-12-26 16:34:06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着陆,着陆过后计划在月球南极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1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日前透露,探月工程四期经过多年论证,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探月工程四期的主要目标是对月球南极开展科学探测,建立起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后续将分三次任务实施,分别是嫦娥6号、嫦娥7号和嫦娥8号,计划在2030年之前完成。

吴伟仁说,选择月球南极地区作为探测重点是因为月球的南北极与地球的南北极相仿,都存在极昼或极夜的现象。选择南极作为着陆点,初步估算将有180多天的极昼时期,有足够的日照支持开展较长时间的科学探测工作。

此外,科学家们还期待能在月球南极探测到水冰。

国家航天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揭牌活动。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在致辞中表示,国家航天局将支持实验室承担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研制建设任务,牵头论证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小行星防御系统等重大工程项目。

据介绍,深空探测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是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部设在合肥,分部设在北京,将围绕国家深空探测领域重大工程任务,开展工程总体技术研究、新兴交叉学科技术研究、空间科学谱系和总体研究、基础前沿科学与技术研究,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航天局将按照实验室共建协议和组建方案高质量推进实验室建设运行,推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地方经济社会融通发展,支持实验室承担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研制建设任务,牵头论证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小行星防御系统等重大工程项目,研制建设以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深空探测领域大型基础科研设施,培育发起月球科研站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国际重大合作项目。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表示,深空探测是人类航天活动的重要方向。建设深空探测实验室,是建设航天强国、强化安徽科技创新攻坚力量的重要之举,是塑造未来产业优势的先手棋。安徽将推动深空产业在皖高密度集聚、高水平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表示,中国科大将统筹校内优势力量建立深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精准对接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单元,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实验室和航天强国建设贡献科大力量。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2

前不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会透露,“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启动一批新的航天重大工程,其中就包括探月工程四期。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目前进展如何?具体将如何实施?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进行了深入解读。他介绍,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去年年底正式通过立项审批,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拟于2049年实现太阳系边际探测。

月球探测进入“无人区”

“探月工程四期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几次着陆,着陆过后计划在月球南极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是我们整个四期的主要目标。”吴伟仁说。

吴伟仁告诉记者,探月工程四期将分三步实施,计划在2030年之前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目前研制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其中,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极区进行采样返回,争取从月球极区采集一公斤到两公斤样品回地球。

“从极区采样返回,我认为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价值也是很大的。”吴伟仁说。

除了嫦娥六号,吴伟仁介绍,嫦娥七号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对月球资源进行勘察,比如水冰的勘察,以及月球南极的'环境气候、地形地貌的勘察。嫦娥八号的主要任务是勘查如何对月球南极的资源开展利用。

“我们希望能够在现场分析研究月球南极资源的存在情况,为以后在月球长期工作打下基础,所以资源的利用特别重要。”吴伟仁说。

月球南极降落增加任务难度

在月球南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是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重要看点。为什么要选择月球南极作为目的地?

吴伟仁解释说,月球存在潮汐锁定现象,它的一面始终对着地球,在太阳光照影响下温度高达100多摄氏度;另一面始终背着地球,在没有太阳光照条件下,会出现将近零下200摄氏度的低温。这样的环境不利于人类在月球长时间居住。

相比之下,月球南极可能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极昼期间可能出现连续180多天的光照,在这里设立科研站,可能更加有利于长时间开展工作。“我们这次到月球南极去还有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在月球南极找到水。”吴伟仁说,月球南极有很深的月坑,是月球形成时产生的,里面可能有水。而且由于月坑深约10公里,常年不见阳光,里面的水可能以水冰的形式存在。

“如果能够找到水,我觉得月球南极的科研站就可以长时间运行。”吴伟仁说,同时这也有利于人类未来到月球南极进行短期考察。

但把月球南极作为目的地,也增加了发射任务的难度。“要在月球南极降落,对降落点的精度要求很高。这里没有什么大片的平原,到处山地崎岖,要找到着陆点是很难的。”吴伟仁说,初步分析认为,此前探月任务的着陆点可能在1平方公里范围内都可以,现在的着陆点范围可能只有原先1/10。

多种探月设备的指挥中枢

吴伟仁介绍,探月工程四期几次任务的实施将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打下基础。先建一个基本型科研站,之后逐步进行完善。

“我们希望在2030年后继续实施几次任务,争取在2035年之前把国际月球科研站建成,建成后就可以长期运行。”吴伟仁说。

根据吴伟仁的设想,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上,多个巡视器、着陆器和飞跃器在月球表面连续协调地工作,而且有指挥中枢指挥其一起协同工作。另外,他还设想,可能要在月球上建立月球通信网络,比如说在月球上设立wifi,这样就可以保障通信系统指挥畅通,保障各种着陆器、巡视器等的分工协作,还可以在月球科研站进行月球资源的开采开发和原位科学研究。

“这里面一切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科学探索和月球资源开发利用,要把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放在首位,不然的话你过去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吴伟仁说。

或将成为深空探测中转站

吴伟仁透露,目前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示有意愿参与到国际月球科研站当中。

“我觉得国际月球科研站意义重大。”吴伟仁认为,如果实施成功,具有很大的科学意义,也将充分展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科技实力。

谈及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能不能作为深空探测的中转站,吴伟仁表示,“这是早晚的事情”。

吴伟仁分析,如果将月球科研站作为深空探测中转站,可能涉及深空探测器在月球上起飞,在月球上解决燃料推进剂的问题,以及从很远的深空回来后在月球上降落休息,过一段时间再起飞。他告诉记者,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所以探测器在月球上起飞更容易。

“这个都是长远的事情,目前科学界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吴伟仁说。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3

未来,中国人将努力实现从火星采样返回,在这之前,我国已经有了从地外天体取样返回的经验积累,并且已圆满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规划。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表示:目前探月工程四期已经启动,为载人登月做技术储备。

记者:是不是未来咱们探月的舞台会越来越大,那我们火箭是不是也会越来越胖?

中国探月三期工程总设计师胡浩:这是肯定的,技术的发展一定它就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个需求也会牵引更新的技术发展,来使我们进入空间的能力更强,这是必然的。

胡浩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后续探月工程的实施,重型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火箭已经开始研制,它们将在未来的载人登月等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探月工程四期已经启动,它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这三个任务将在未来十年之内陆续实施,建立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记者:什么时候能够有一天实现载人登月?

中国探月三期工程总设计师胡浩:因为我们三期任务当中,很多地方也是在考虑为载人登月做铺垫。比如我们搞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比如我们搞的叫做二次再入,我们打水漂式再入,都是为了载人登月做一些技术准备。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重点在月球南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