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猝死的前兆和表现
运动猝死的前兆和表现,现在很多人非常重视运动锻炼,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很重要,但过度运动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危害,有可能导致猝死。下面来看看运动猝死的前兆和表现。
运动猝死的前兆和表现1
1、经常昏倒
如果患者本来心脏不好,突然出现昏倒的话,就是猝死的前兆,突然经常昏倒是心跳减慢或者是心脏骤停,导致脑供血不足,大部分昏倒患者自己能恢复,但如果不能恢复,就容易猝死,所以,患者经常出现不明原因昏厥,必须尽快查明原因,避免猝死。
2、无缘无故感到疲劳
有些患者没有剧烈运动,睡眠时间足够,却能经常出现极度疲劳,甚至焦虑和半夜惊醒,必须警惕猝死,这些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心肌病,这是猝死的重要诱因。
3、突然频繁的胸闷
如果患者经常活动后胸闷,休息后缓解,可能是冠心病,但如果胸闷突然加重,代表心血管斑块不稳定,这样斑块一旦破裂,会容易引发心梗、危及生命。
4、频繁心慌
心慌就是总能感觉心脏像敲鼓一样搏动,或者有时候跳得快,有时候跳得慢。偶尔心慌正常,但长期多次心慌,就可能是房颤,一旦房颤进展成室颤,就会导致患者在短时间内猝死。
5、经常眼前发黑和单侧、双侧肢体麻木
很多脑卒中患者都是长期冠心病的`老病号,出现以上症状说明是脑血管出现了问题,这在卒中发病时,很可能会引发血压急剧升高,进而冲击心脏,诱发心梗,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
6、不明原因的疼痛
一般人都会觉得胸部剧烈疼痛、压榨疼痛才是心梗,其实,心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肩膀、下巴、喉咙、牙齿等部位出现疼痛也很有可能是心梗的表现,所以,长期出现冠心病,必须抓紧去医院检查。
有统计显示,在所有猝死的患者中,大约有90%的患者是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场合,只有少数会发生在医院里。其中,有65%的患者死于发病后的15分钟内,他们来不及去医院。
35%的患者死于15分钟到2小时之间,在这段时间患者往往是由于症状表现不典型,家属和患者本人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没能来得及抢救患者的生命。
运动猝死的前兆和表现2
运动猝死表现为运动中或运动后(多不超过30min) 突然昏迷、意识不清、心跳骤停、脉搏消失、停止呼吸。
运动猝死者部分可有前驱症状,表现为猝死前数天至数月运动或非运动时明显的疲乏感、眼前短暂发黑、眩晕、胸痛或下颌/颈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胃肠道症状,神经精神异常等。另外,部分曾有运动晕厥史。
运动猝死发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如不及时抢救,会迅速死亡。
运动猝死机理
运动猝死尤其是表面健康的人运动猝死的机理尚不清楚。目前绝大多数显示直接死因为心源性猝死。其机制:一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
运动时过度应激(含非运动因素应激,如情绪紧张、高热、脱水)致植物神经系统平衡失调(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迷走神经兴奋性不足),儿茶酚胺、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大量分泌,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钠离子或钾离子紊乱)。
以及胸前受到猛烈撞击等,可引发心电紊乱或心脏传导系统紊乱,尤其是心脏已存在潜在的病变或结构异常时,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或心室停搏而猝死。二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过度应激时上述病理生理变化,尤其在心血管已存在潜在的病变或结构异常时,可引发冠状动脉痉挛或冠脉血管内膜出血等而堵塞冠状动脉,再加上剧烈运动时心率过快舒张期过短、大量出汗脱水或运动后即刻血压快速降低等。
则可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即刻诱发心肌缺血、坏死和严重心律失常,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
运动猝死的前兆和表现3
运动猝死的原因和机理
不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运动猝死危险因素大多是有已知或未知的心血管异常者进行中等以上的强度运动。
研究表明发生在中老年人(35岁以上)的运动猝死可能多与冠心病有关;而年轻人(小于35岁)中的运动猝死主要与肥厚型心肌病、冠脉畸形有关,其次是与心肌病(非肥厚型心肌病)。
马凡氏综合征、心肌炎、心脏瓣膜性疾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预激综合征、特发性长QT综合征等有关。单纯运动因素引发的猝死很罕见(占运动猝死人群中比例不超过3%)。
对有潜在的心血管疾患的人而言,剧烈运动是激发运动猝死另一重要危险因素。据估计,大强度诱发有潜在心血管疾患的人心脏停搏的风险比安静时高6~164倍; 不运动的中老年人突然参加大强度(>6Mets)运动比安静时猝死风险可高56倍。
而经常参加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大强度运动比安静时高5~10倍。运动猝死与运动项目尚无确切关系,但有调查显示跑步、挥拍类运动(如羽毛球、网球)似乎比其他项目有更高的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运动猝死防治
(一)现场急救
一旦患者倒下,首先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心跳呼吸有无停止。如呼吸心跳停止就应当机立断、分秒必争就地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并拨打120。
(二)预防
第一,大负荷运动前进行运动评估,识别高风险人群是预防运动猝死的关键。对于有高风险者应禁止参加剧烈运动。既往运动时出现晕厥者,在排除心源性晕厥前宜禁止剧烈运动。对于参加大负荷运动或比赛者,如运动前出现心前区不适等某些前驱症状,应找医生仔细评估。
第二,对人选校运动队或竞技运动队队员应接受健康检查、运动医学检查和评估,包括安静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必要时可进行24h动态心电和磁共振(MRI) 等无创性检查。
第三,体育运动会等皆应配备医生及必要的急救措施,尤其是自动除颤仪。
第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